互联网www.jinhuaiye.vip
蜀ICP备2025131284号-1

1.9万网友揭洗衣液“内幕”!别再花冤枉钱洗不干净衣服,不值得

2025-04-11 14:57
5

在网络的一角,一个仅有一句话的帖子悄然引发了轩然大波。

帖子内容为:“发现没有,现在洗衣液完全洗不干净衣服。”令人惊讶的是,超1.9万洗衣液使用者在该帖下汇聚,评论区满是吐槽之声。有人感慨终于有人道出心声,自己早有同感却不敢表达;有人坦言几年前就改用洗衣粉,只因担心被认为经济拮据而不敢声张。

事实上,当下许多洗衣液确实清洁力欠佳,然而,这些产品仍在市场上大量售卖。随着时间推移,洗衣液受害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这些使用者以自身实际体验、超大样本量从侧面揭示了洗衣液行业乱象丛生的现状。洗衣液哪个品牌好?洗衣液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早在2023年,央视便曝光了劣质洗衣液乱象,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大量不合格洗衣液充斥市场,且近几年不合格检出率呈攀升态势。

市场上约50%的企业未遵循洗衣液行业标准,仅执行自家企业标准。行业标准规定,洗衣液总和活性物应大于等于15%,但部分总活性物仅为1%-2%的洗衣液却在大量销售,部分企业有效去污成分含量甚至逐年下降。这则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

两年后的今年,临近315,洗衣液市场状况是否有所改善?今年2月,广东市场监督局发布公告,检出21款洗衣液不合格。这些不合格产品凭借超低价格大量出货,持续损害消费者权益。

长此以往,吐槽洗衣液的受害者数量可能从1.9万激增至数万甚至数十万,洗衣行业混乱局面愈发严重,消费者深受其害,甚至出现大量受害者聚集吐槽的现象。

洗衣行业乱象根源之一在于洗衣液行业标准不具强制性。

现行主要行业标准为QB/T1224-2012,该标准对洗衣液总活性物含量、去污力、PH值和稳定性作出规定。其中明确要求,普通洗衣液总活性物含量大于等于15%,浓缩型大于等于25%,标注浓缩加的总活性物含量需大于等于45%。

通常,总活性物含量与洗衣液清洁力紧密相关,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存在总活性物高但洁力不足的情况。

因此,标准中明确列出去污力实测要求,以确保洗衣液具备清洁效果。该标准虽严谨,但不强制,致使众多企业设立自身企业标准。例如,部分企业设置总活性物为5%的企业标准,只要满足此标准即可正常售卖。

2023年央视调研显示,市面上上千种企业标准中,约50%为企业自行制定,且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对多地非主流生产企业的企业标准抽查结果显示,164份企业标准中,152个低于行业标准要求,占比高达92.7%,许多企业总活性物标准仅为2%-5%。

2021年中国消费者网对十款低价洗衣液产品测评发现,全部低于行业标准,行业混乱程度可见一斑。

行业标准不强制,初衷是鼓励洗衣行业创新。总活性物含量虽与清洁力直接相关,但并非清洁衣物的唯一成分,低于行业标准不必然意味着低质。

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人员指出,企业可通过创新工艺,降低活性剂添加的同时,添加酵素等其他有效成分提升产品清洁力,这是当下行业发展趋势。但前提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用成本更高的助剂,产品价格相应提高。

然而,市面上总活性物含量低且价格低廉的产品基本不达标。原本为鼓励创新的规定,在电商直播时代成为企业滥用的漏洞。

众多企业在研发上零投入,纷纷设立极低的总活性物标准,以劣质产品打价格战,试图牟利。

电商时代,消费者关注价格,加之行业标准不强制,使洗衣液企业陷入囚徒困境。理想状态是企业共同注重品质、投入研发,提升产品毛利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

但现实是,企业担心被对手背叛,在自身投入研发时被低价产品淘汰,于是纷纷选择以劣质品打价格战。洗衣明珠工厂老板黄平计算,按行业标准,一公斤洗衣液硬成本约5.8元,3公斤产品成本超20元,若添加生物酵素、香氛等材料,成本更高。

而市场上部分洗衣液售价远低于成本,此类产品多为水加添加剂,清洁效果极差。

在电商直播内卷背景下,洗衣液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企业不合格率上升,消费者易被宣传误导,购买到劣质洗衣液。

为摆脱困境,消费者需理性消费,不购买去污能力差的劣质洗衣液。虽然鉴别洗衣液是否达标并非消费者的责任,但在行业混乱现状下,消费者可通过一些方法自我保护。

部分企业不标注总活性物含量,仅标注执行标准,消费者可将符合行业标准(如QBT1224-2012)的洗衣液作为购买参考之一。若产品标注企业标准,可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搜索该标准,查看总活性物等具体内容。

然而,即便产品标注行业标准,也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如部分标称执行行业标准的洗衣液,总活性物实际含量远低于标准要求。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鉴别洗衣液质量困难重重,仅凭个人力量难以解决,急需中立机构投入资金,为消费者专业检测并推荐合格产品。